1917年初,德国人在西线前几个月声称自己拥有空中优势。 在盟军还引进了新的等效飞机之后,德国空军使用了信天翁D.V,但仍然落后于飞行员的期望。
开发建设:
凭借索普威思骆驼,S.E.5和SPAD S.XIII,盟军能够在1917年中期在西部前线部署飞机,这与德国信天翁D.III相当,如果不是更优越的话。 为了重新安置有利于德国人的权力平衡,军方领导层要求一架可以再次开始信天翁三角洲成功的飞机。
信天翁飞机工程有限公司公司已经使用信天翁D.IV制造了一个原型,用于更强大的发动机和一些改装。 然而,由于这架飞机仅用于测试目的,因此引入了信天翁D.V.
设计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机身的形状,比信天翁D.III稍微椭圆形。 此外,水冷却器不再安装在上翼的中间,而是稍微放在侧面,这样水就不会在飞行中烫伤飞行员。 侧控制和副翼也经过轻微调整,以改善飞行特性。
第一个系列配备了170马力的梅赛德斯D III发动机,在第二个系列中安装了略强的185马力的梅赛德斯D IIIa。
与信天翁D.III一样,信天翁D.V也存在下翼刚度的主要问题。 由于发动机更强,这些缺陷的重量更高,甚至比D.III更重。 此外,整体性能提升很小,特别是因为盟军飞机现在也大多带有两挺机枪。 尽管单位数量很多,但这并未导致空中主权的预期效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
从1917年7月开始,第一架信天翁D.V飞机部署在西线。 在大多数情况下,下翼的已知缺陷不是飞行员自己通过即兴佩戴者纠正的,而是至少减少了。
此外,建议停止生产,但这会导致前线的供应困难,因此被拒绝,飞机一直服役直到战争结束。
技术数据:
称号: | 信天翁D.V |
国家: | 德意志帝国 |
类型: | 战斗机 |
长: | 7,33米 |
跨度: | 9,05米 |
高度: | 2,70米 |
重量: | 717公斤空 |
船员: | 最多1 |
发动机: | 水冷式6缸直列发动机梅赛德斯D III,170马力 |
最高时速: | 每小时180公里 |
到达: | 380公里 |
武装: | 2 x同步机枪7,92毫米LMG 08/15 |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Deutsch (德语) English (英语) Français (法语) Italiano (意大利语) Русский (俄语) Español (西班牙语) العربية (阿拉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