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士親王號班屬於強大級,這是一種前無畏型船型,在"無畏號"服役後不久被認為在技術上已經過時。
启动和设计:
1897年的海軍計畫決定為皇家海軍建造八艘新的戰艦,目的是大幅增加艦隊的影響。
設計和施工由威廉·懷特爵士控制,他主要面向雄偉類,但包括從卡納普斯類的技術創新。
特別是,使用克虜伯鋼,裝甲得到了顯著改善,儘管該級後來的艦艇減少了防彈衣。船體形狀經過改造,提高了操控性,為驅動系統安裝了水管鍋爐,但仍處於試驗階段,技術尚未完全開發。
四支305毫米阿姆斯壯12英寸槍被選為主要武器,每門都裝在兩座雙塔里。此外,這些艦艇還收到了12支152毫米維克斯6英寸槍,這些槍被安置在側箱內。
威爾士親王于1902年3月25日發射,1904年5月18日服役。
威爾士親王的歷史:
經過調試和測試,該船被分配到地中海艦隊,以及其他船的強大級。
在地中海的第一次航行中,1905年7月29日,該船撞上了埃尼迪文輪船,發生了一起事故。然而,兩艘船都倖免于重大損失。
1906年4月,有人試圖測試這艘船的最大速度。機房發生爆炸,造成三名機組人員死亡,另有四人受傷。
從1906年5月28日到1906年9月8日,該船首次在樸資茅斯船塢大修。隨後,威爾士親王被重新用作地中海的旗艦。
1909年2月,該船被指派為大西洋艦隊在直布羅陀的旗艦。1912 年 5 月 13 日,大西洋艦隊戰鬥中隊解散後,內政部隊被分配到樸資茅斯的第五戰鬥中隊。
在战争中使用:
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1914 年 8 月 25 日,所有屬於當時第五戰鬥中隊的強大級艦艇被用來將樸資茅斯海軍陸戰隊旅轉移到比利時的奧斯坦德。英國的團結應該阻止德國軍隊在那裡的推進。
士兵被運送後,這些船隻一直待在1914年12月30日,因為人們擔心德國軍隊會入侵。
從1915年2月19日起,英國軍隊開始佔領奧斯曼達達尼爾和加利波利。當試圖用戰艦突破達達尼爾河的嘗試失敗時,威爾士親王被召到地中海,並被分配到達達尼爾人之前活動的協會。1915年5月22日,該船在小船上登陸澳大利亞第三旅的一部分,駛向加利波利。
義大利加入英國戰爭後,威爾士親王號被分配到第二獨立中隊,與英迪、倫敦和王后一起協助義大利海軍對抗奧匈帝國海軍。
1917 年 2 月,該船從義大利亞得里亞海撤出,進入英國的德文波特。在那裡,它被退役,用作住宅船,直到戰爭結束。
行踪: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威爾士親王最終於1919年11月10日退役,1920年4月12日出售給沃德,1920年6月在米爾福德港被廢棄。
容器:
名: |
女王陛下的船威爾士親王 |
国家: |
英国 |
船型: |
主力舰 |
类: |
可畏级 |
船坞: |
查塔姆造船厂, 查塔姆 |
建设成本: |
大约1.100.000英镑英镑 |
发射: |
1902年3月25日 |
试运行: |
1904年5月18日 |
行踪: |
1920年4月12日出售,1920年6月在米尔福德避风港报废 |
长: |
131,7米 |
宽度: |
22,9米 |
草案: |
7,7米 |
移位: |
最大16.105吨 |
船员: |
747名男子 |
驱动器: |
20贝尔维尔水管锅炉 两个三倍扩展引擎 |
动力: |
11.226千瓦 |
最高时速: |
18节 |
武装: |
双塔4 x 305毫米的枪支 12 x 152毫米的枪支 16 x 76毫米的枪 6 x 47毫米快速射击枪 2 x机枪 水下4 x 457毫米鱼雷发射管 |
电镀: |
腰带高达231毫米 甲板25 - 76毫米 铠装隔板231 - 305毫米 塔楼203 - 254毫米 炮套152毫米 指挥塔360毫米 |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Deutsch (德语) English (英语) Français (法语) Italiano (意大利语) Русский (俄语) Español (西班牙语) العربية (阿拉伯语)